
人資小週末
2025-09-23更新
一 個工作者應有的三個『價值金三角:從時間到品質的進化路徑

# 盧世安
# 人資小週末
探討了每位工作者都應該具備的三種價值維度:勞動價值、專業價值和情緒價值。盧世安認為,這三種價值並非相互排斥,而是在現代職場中相互依存,共同構成一個「價值黃金三角」。首先,最基本的「勞動價值」是以時間和效率來衡量。其次,是關於產出及其有效性的「專業價值」,這代表著工作者從「做事」轉變為「解決問題和創造價值」。最後,也是最難量化但影響力最大的「情緒價值」,這關乎互動的品質及其效果。
快速跳轉目錄
~世安哥職涯輔導的底層邏輯
在組織裡,一個人的價值常被壓縮成 KPI、報表或產能數據。但從人資與組織行為的視角來看,真正優秀的工作者,但是我覺得每位工作者其實都應該內建三種價值維度:勞動價值、專業價值、情緒價值。
這三者並非彼此取代,而是逐步疊加、相輔相成—它們構成了現代職場的「價值金三角」。
第一邊|勞動價值:賣的是時間,拼的是效率
重點是時間: 這是最基礎的價值,也最容易被衡量。你有沒有準時上班?是否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基本上屬於「出得了力、守得住紀律」的範疇。
核心是效率: 這裡的效率指的是「以最少時間、完成最多任務」。典型如行政人員、基層勞工、外送人員等,往往被衡量的就是工作時長與完成量。
勞動價值是一個人職場起步的基本門票,沒有它,你甚至不具備被託付責任的資格。
第二邊|專業價值:賣的是產出,拼的是效益
重點是產出: 當你不再只是「做事的人」,而是可以「解決問題、創造價值」,你就開始從勞動者,晉升為專業者。這層次的工作,產出可能是一份報告、一個設計、一場簡報、一段程式碼。
核心是效益: 這裡的「效益」不是單純財務回報,而是指「成果對組織的貢獻程度」,是否讓資源配置更優化、流程更順暢、利潤或價值提升更明確。
專業價值是升職加薪的關鍵基礎,也讓你能脫離「可替代性高」的勞動困境。
第三邊|情緒價值:賣的是品質,拼的是效果
重點是品質: 這是最難被量化、卻最能打動人心的層級。它關乎互動品質、溝通品質、服務品質,甚至是團隊氛圍與心理安全的建構。
核心在效果: 指的是「讓他人願意與你合作」的結果效應。你不只是完成工作,而是讓工作變得值得一起做,讓組織的情感黏著度與信任成本更低。
情緒價值常由內而外滲 透,是一個人「被需要、被信賴、被留下」的真正理由。
情緒價值會不會過度被浪漫化? 這是一個值得認真面對的疑問。有些企業高喊「情緒價值」、「心理安全」,實際卻把員工當工具用;也有些個體高估自己的情緒勞動價值,卻沒有對等的專業實力或產出能力。
真相是:情緒價值從來都不是空氣,它必須站在專業與勞動的基礎上,才不會淪為自嗨。
如何發展三種價值的「整合力」
~建立勞動紀律 → 從守時、回報、交付做起
~強化專業技能 → 精進產出,學會問題解構與解法組合
~修煉情緒智慧 → 培養同理心、邊界感、說服力與反思力
最終,真正的關鍵不是「我值多少錢」,而是「我能為誰創造什麼價值、又讓他們願意付出什麼代價換我留下來」。
從『工時』到『共感』:價值的升級旅程
一位優秀的職場人,是懂得在時間中鍛鍊效率、在成果中創造效益、在互動中釋放效果的人。他們不是靠喊口號成為「高價值人才」,而是讓價值的每一層都做得紮實、說得清楚、傳得出去。
“價值不是你覺得你值多少,而是別人覺得失去你會多痛。”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