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勞動力:發掘中高齡價值,緩解產業缺工 跟著 NUEIP 了解缺工成因及解決之道

人易科技

2025-05-05更新

重塑勞動力:發掘中高齡價值,緩解產業缺工 跟著 NUEIP 了解缺工成因及解決之道

重塑勞動力:發掘中高齡價值,緩解產業缺工 跟著 NUEIP 了解缺工成因及解決之道
管理工具

# 缺工

# 數據人資

# 中高齡勞動力

近年來,「缺工」、「招募人才不易」成為台灣各產業的共同難題。除了少子化、產業特性、工作型態改變等因素外,「中高齡勞動力未獲充分運用」也是一大關鍵。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台灣缺工的成因、對企業的影響、以及各產業的現況,並著重解析如何透過釋放中高齡,以及其他勞動力、引進多元解方來突破困境。

前言 | 缺工:台灣各產業的難題

近年來,「缺工」、「招募人才不易」成為台灣各產業的共同難題。除了少子化、產業特性、工作型態改變等因素外,「中高齡勞動力未獲充分運用」也是一大關鍵。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台灣缺工的成因、對企業的影響、以及各產業的現況,並著重解析如何透過釋放中高齡,以及其他勞動力、引進多元解方來突破困境。

缺工的四大因素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想解決缺工難題,首先要了解的是「什麼因素造成了缺工?」NUEIP 整理出四大因素:少子化、產業特性、中高齡勞動參與率低、工作型態的改變。

一、另類的「國安危機」:少子化

經濟發展良好的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已經連九年人口負成長。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報告指出,隨著晚婚晚育、不婚不育等社會風氣盛行,2003 年起落入超低生育率水準 1.3 人,在疫情期間,更是落於 1.0 人以下。不久後將難以填補現有的勞動空缺。根據未來流通研究所整理資料指出:「2050 年人口總量將跌破 2,000 萬,零售/物流/餐飲就業人數合計減少 88.3 萬人,醫療照護人力需求增加 33.3 萬人。」日漸減少的勞動人口將難以滿足日漸增加的勞動力需求,造成缺職位空缺數量增加。

近五十年出生及死亡數在2020年時出現了黃金交叉(資料來源:國發會)

二、科技業也難逃一劫?產業特性如何導致缺工

普遍社會對從事餐飲行業等既有認知,如:餐飲業常須站立,讓餐飲業在招募時困難重重;製造業的頻繁加班、高工時等特性,亦讓求職者望而卻步;全台密度高的連鎖超商永遠都在徵人,尤其是容易造成「日夜顛倒」的大夜班;即便是薪水高到天際的IC半導體產業,也常因「需要全天候穿戴無塵衣」、「隨叫隨到 on call」等高身心壓力的型態,產生缺工現象。

三、疫情導致工作型態的劇烈改變

在 2020 至 2023 年的疫情肆虐下,許多企業在非不得已的情況下開始了「遠端工作」的形式(疫情趨緩後改實施混合辦公),單就成效不論,「是否能遠端工作」或「具備彈性的工作時間自主性」成為了求職者,尤其是年輕世代考量的重要因素。甚至在多個國家中,在疫情趨緩後,全實體的工作模式,如:餐飲、零售、製造、觀光旅宿等產業,就相對乏人問津。

四、中高齡勞動力:被低估的關鍵解方

缺工各對於雇主、勞工分別有什麼影響呢? 企業雇主將因為缺工,無法應對既有的來客數,供不應求的情形造成營運困難甚至歇業。近期也發生不少因「生意太好」而無法營運下去的情形;勞工方面,同時間需要負責的工作量將可能是兩倍,造成員工身心壓力增加,進一步導致服務品質不穩定。

各個產業的缺工情形

圖說:2023 年各產業職缺總覽

以各產業進行分類,2023 年全台灣的職缺數的前三名中,屬於服務業類別的產業就包辦了前兩名(第一:批發及零售業;第二:住宿及餐飲業;第三:營建工程業)

圖說:2023年 服務業職缺概況

服務業中,「住宿及餐飲業」的職缺率在 2023 年以 23.1% 高居服務業之冠;緊接在後的是「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與「支援服務業」(保全、人力仲介等產業),分別為 13.7% 及 12%。

少子化 x AI 時代的缺工解方

因應少子化以及 AI 時代的雙重挑戰,NUEIP 提出四大解方:提升中高齡勞工參與率、 開放更多外籍勞工、引進數位工具,以及落實現有人才培育。

解方一:提升中高齡勞工參與率

為了提升中高齡勞動參與,並促進高齡者就業,政府積極推動「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計畫」 ,提供 55 歲以上求職者就業獎勵與再就業輔導,並鼓勵企業聘用 。企業可以善用政府資源,並透過提供彈性工時、職務再設計、強化培訓等措施,打造友善中高齡員工的職場環境。具體而言,企業可提供兼職、部分工時等多元選項,重新設計職務內容以符合其體能與需求,並提供數位工具應用等培訓課程,協助他們融入職場。臺師大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副教授在海基會的專欄文章也指出,世界各國透過激勵更多人加入勞動市場,例如提高退休年齡、增加兼職與彈性工作機會,進而緩解缺工難題。

解方二:開放更多外籍勞工

為緩解缺工,勞動部預告將調整聘僱移工資格,增加製造、營造、農業、機構看護等產業的外籍勞工比例。同時,也取消僑外生從事白領專技工作評點配額制人數上限,提高僑外生留臺工作意願。許多公司行號也積極招募僑外生,尤其在餐飲旅宿等觀光產業。企業可適時評估引進外籍勞工,並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促進不同文化背景員工之間的溝通與合作。

解方三:引進數位工具、進行連鎖等標準化經營

在有限且緊繃的人員配置下,許多產業主動出擊,尋找各式各樣「能夠取代傳統人力」的替代方法。

【旅宿業】 使用「無人 Check In 櫃檯」、「自動化訂單處理」等自動化方案,讓員工能夠快速適應並即時提供高品質的服務。

【物流業】 面臨了「產業勞動年齡嚴重老化」的物流業,目標透過增加科技工具(入無人/省力全套解決方案,以及存貨/銷售預測、運能媒合、路徑/排程優化等數位工具)的滲透率,減少年輕勞動人口進入產業門檻。

【服務業】 引進了 POS 機與桌邊點餐系統等標準化作業工具,減少外場人員的需求,也減緩「內場人力不足導致出餐品質不穩定」的問題,方便後續進行連鎖化經營規劃;另外,在處理繁雜的人事作業時選擇導入雲端人資系統,在月底快速結算薪資、津貼,並在短時間處理變化大的排班需求;甚至能能過 AI 等未來科技產出班表,將手動作業量降到最低。

解方四:落實現有人才培育

即使對外招募日益困難,但若將流動率有效降低,也能稍稍緩解人手不足所帶來的衝擊。哈佛商業評論有一文提到,留才計畫要從員工的需求出發,並賦予員工更大程度的自主權以及對應的挑戰。

NUEIP 長年擔任各產業企業人資的助手,許多沒有專職人資的中小企業甚至無需人資背景,即可透過系統教學快速排班、算薪,並執行各項人事作業;在缺工的浪潮下,NUEIP 也扮演企業稱職的後盾,處理頻繁的加退保、多門店支援排班、以及各項加班津貼計算,讓企業先「穩住人事管理」,同步尋求多元缺工解方!

面對缺工,你需要 NUEIP 幫您鎮守人資防線

分享至:

最新文章